.jpg)
.jpg)
.jpg)
12月24日,美国缅因大学海洋学院院长柴扉教授应黄大吉副所长的邀请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讲座,苏纪兰院士、陈大可院士及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参加讲座。
柴扉教授的讲座题为“2014/15年暖水块,2015/16年厄尔尼诺,未来的气候变化以及它们对太平洋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着重介绍了2013年末以来太平洋经历的两次大的气候事件。
报告指出,东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在2013/14年冬季显著增暖,增暖的暖水块较周边水温高出2.5摄氏度。2014下半年之前,暖水块一直向北美西海岸扩展,而这种非同寻常的SST增暖在整个东北太平洋都有,并延续至2015年。这个大尺度、强增暖事件被称为2014/15年东北太平洋暖水块(Warm "Blob")现象,该现象影响区域性的气候和渔业。
柴扉教授在报告中展示了近期的观测和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的结果,并与大家探讨2015/16厄尔尼诺的演变特征以及对赤道太平洋、加利福尼亚沿海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柴扉教授与在场师生探讨了未来30–50年太平洋气候变化以及这些潜在变化将如何影响加州沿岸流系统,指出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加州沿岸海域可支撑更高的生物生产。
(来源: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