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 院所动态
以竹为媒 架起国际合作的友谊桥梁——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援外培训20周年纪实
【日期:2014-04-09】

  在亚、非、拉尤其是非洲许多国家,竹子的加工利用率曾经接近于零。对于20年前的卢旺达和乌干达来说,偶尔能见到的竹篱笆和竹编就是竹子最大的用途。

  然而,随着中国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援外培训工作的开展,竹子加工业逐渐成为了亚、非、拉多个发展中国家人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中国援助卢旺达竹子种植与加工技术合作项目目前已经开展到第三期了,我们已成功地将过去被视为无用的竹子转变为在环境保护、创造就业机会和促 进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用的植物。”2013发展中国家竹木产业发展论坛暨竹子中心援外20周年纪念展开幕式上,乌干达环境水利国务部长弗拉维亚女士这样 说。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传统农业国卢旺达,多年战乱不仅导致经济衰退,也使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曾有专家指出,如果不采取措施,卢旺达的可耕地将在50年内消失殆尽。

  出于发展经济和保护国土安全的考虑,2007年,卢旺达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竹业技术援助请求。2009年2月,由竹子中心承担的中国援助卢旺达竹类种植和加工利用技术培训项目第一期正式实施。

  5年来,竹子中心先后派出项目专家11人,圆满完成了第一、第二期项目的实施任务,连续举办了20期竹业培训班,培训了584名竹业人才,开发制作出100多种高、中、低档的竹工艺样品。

  在2009年的卢旺达国际环境保护周期间,我国专家受邀在埃坎亚姆河边示范种植了大批竹子,如今已成为保护河床水土的“功臣”。同年,在卢旺达 “中国文化月”系列活动的竹草编展上,我国专家带去了种类多样、做工精美的竹工艺品,并现场向卢旺达民众展示竹编工艺的制作流程。

  2012年4月,卢旺达总理皮埃尔•达米安•哈布姆兰伊在项目基地参观时,对专家的现场演示和学员制作的竹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由衷的赞赏。在第二届卢旺达职业培训教育展览会上,我国竹子种植、加工及利用等项目吸引了卢旺达总理及多位部长到场参观。

  卢旺达现已建成竹子机械化生产示范线,拥有了25个苗圃,运用我国竹子栽培技术建立的示范苗圃,育苗成活率超过90%。

  通过制作竹工艺品,接受过培训的卢旺达学员每人每天可获得5-8美元的纯收入;而一些技术水平更高的学员,可以生产沙发、双人躺椅、书架、仿古餐桌等中高档的竹家具,其收入成为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

  正如卢旺达驻华大使弗朗索瓦所说:“中国专家的努力把过去卢旺达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用最短时间开花结果

  “我们无比欣喜地看到,竹子技术已经从中国教授、专家那里顺利传输到了乌干达当地百姓手中。”弗拉维亚说。

  2007年10月,竹子中心与乌干达正式开展竹业合作。

  2008年,乌干达工业研究所所长、总统顾问查尔斯博士专程访问竹子中心,实地考察了浙江竹产业基地,听取竹子中心 专家建议,决定从牙签等竹产品入手发展本国竹产业。当年12月,乌干达牙签生产线建成投产,可以生产2种牙签产品,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随 后,我国专家又帮助他们成功开发了安全火柴、竹凉席等,并手把手教会了当地学员竹笋食品加工技术。

  2009年6月,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在视察项目示范基地时指出:“在非洲,从来没有一个项目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开花结果,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中国的技术和管理非常适合非洲的发展。”

  2011年,弗拉维亚参加了竹子中心举办的第一期部长研讨班。2012年,她率领乌干达国家林务署董事会全体9名人员,考察中国竹业发展。2013年,她第三次来到竹子中心,再次寻求深度合作。

  “我们希望继续与竹子中心合作,在技术、品种、设备和专家等方面得到大力支持,帮助我们发展竹业,让它在保护尼罗河源头、保护维多利亚湖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弗拉维亚说。

  数字里的援外贡献

  共举办66期国际竹子培训班,培训100多个国家的10多位部长和40多名司局级官员,以及600多名专家学者、880多名技术人员、350多名企业家,自1993年至今,竹子中心援外培训成绩斐然。

  不仅如此,参加过培训的阿根廷学员从竹子中心接过了接力棒,成功在本国举办了12期培训班,培训了500多名学员;同时,建立了竹子苗圃,营造竹林100多公顷,开展了竹笋、竹子加工项目,推动了阿根廷及拉丁美洲国家的竹业发展。
  从仅有一名中方人员、两名尼日利亚来华学员的首批援外竹业科技培训,到如今在我国主要竹产区建立起40个教学参观实习点,在卢旺达、乌干达 和阿根廷设立起一线培训教学点,援外培训获得飞速发展。目前,竹子中心已形成了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一线林业及竹业企业家等150多人组成的 教师队伍,可运用中、英、法、西班牙4种语言教学,实现了培训级别从普通班到部长级研修班,培训地点从境内到境外,培训方式从技术培训到经济技术合作的全 方位发展,获得了商务部颁发的“中国援外奉献奖”。
  “感谢你们对我们的付出,并希望我们的朋友关系延续到永远”“感谢你们的努力,建立了世界竹业大家庭”,来自各国的学员纷纷寄语援外培训。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为竹子中心题词:“育竹育人谋发展,社会生态促和谐。”
  不只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竹子中心架起了科技合作、国际友谊的桥梁,正如卢旺达驻华大使弗朗索瓦所说:“竹子在中国文化中是君子的象征,它将搭建中非友谊桥梁,加深中非友谊!”

上一篇:美科学家开发智能防伪颗粒 假冒商品立即现原形
下一篇: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第30次南极科考队员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