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应菲律宾大学海洋研究所邀请,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实验室和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陆斗定研究员等一行6人参加第十一届东亚赤潮研讨会。(EASTHAB)
东亚赤潮研讨会(EASTHAB)是由中、日、韩三国赤潮科学家同行们2004年发起的非官方赤潮科学论坛, 2006年邀请菲律宾加入,每年召开一次,2009年之后改为每两年定期召开一次,旨在交流近期有害赤潮现状,以促进对东亚地区有害赤潮的理解与管理。本届年会的议题为“赤潮研究、监测与管理进展”。本次会议共有中国,日本,韩国,菲列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新加坡9个国家150多人参会,其中我国有暨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三家单位共11人参会。
本次会议共有主旨报告、大会报告和专题口头报告,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陆斗定研究员作为EASTHAB创始成员做了“Expansion of Harmful Species in East Asia, What Can Be Linked To?”的主旨报告,详细介绍了在中国发生的几类典型赤潮以及背后可能的机制,并且结合东亚局部地理环境和全球大气以及洋流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子。其他5人分别在有害藻华相关的研究领域做了专题口头报告和墙报。
会上,主办方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参会专家共同商讨了下一步合作的方向与内容,建议在现有的交流与合作基础上,加强我部和东亚各国利用地缘优势优先在低敏感且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赤潮领域开展双边与多边合作。
有害藻华是全世界共同面临和关注的生态问题,对于东亚沿海国家来说,有些是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亦或是即将经历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不同发展状态的国家之间可以进行交流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必要性也十分充足。此次会议交流,展现了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科学家在赤潮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尤其年轻科学家在国际学术舞台的活跃身影给与会各国专家同行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我方科学家也了解了东亚各国在赤潮科学的新近动态,加深了与东亚各国同行的友谊,为下一步建立实质性合作奠定了基础。
(来源: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