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 院所动态
自然资源第二海洋研究所配建的新型全球级科考船“大洋号”正式交付
【日期:2019-07-29】

 

交船仪式

整装待发的大洋号

李家彪所长慰问驻厂配建组成员

报告厅

主会议室

 主控室

 主实验室

7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4000吨级大洋综合资源调查船——“大洋号”在广州建成并顺利交付至自然资源部,该船由自然资源第二海洋研究所配建,交付后由自然资源第二海洋研究所运行管理。自然资源部领导、自然资源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李家彪院士及陈大可院士等见证该船交付运行。

“大洋号”是我国首艘按照绿色化、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舒适化和国际化的原则设计建造的新型全球级综合调查船,以大洋多种资源探查为主,同时兼顾深海多领域研究需求,可在全球四大洋开展深海资源环境调查作业,是开展我国大洋资源环境调查及深海科学探究的重器之一,代表了我国船舶工业和海洋科技的最高水平。

该船总长98.5米,型宽17.0米,设计排水量4656吨,最大航速16节,续航力14000海里,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可变速柴油发电机-BPC直流母排电力推进系统和双直叶桨推进器集成方案”,可在不大于5级海况下进行深海调查作业。船底安装有双升降鳍和导流罩式声呐舱,甲板上下配备了先进便捷的作业支持系统、模块化的综合集装箱系统和海气及遥感探测系统,海上综合实验能力和信息化系统功能强大。

“大洋号”自20179月开工,由自然资源第二海洋研究所配建驻厂小组负责船载操控支撑设备、探测设备、实验设备以及船岸一体化网络系统等的安装与调试的监督和验收;同时配合监理进行船舶建造工艺、工程质量和进度的监督,协调船舶试验、海上试航、船舶验收和交接等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保质保量完成船舶建造与试航任务。交付后,“大洋号”将以自然资源第二海洋研究所舟山基地为母港,开展一系列探索深海大洋的科考任务,为我国开展国际海底资源调查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支持平台。

李家彪所长表示,“大洋号”的交付使用凝聚着全体二所人的心血,未来,二所将切实履行运行管理船舶的职责,使“大洋号”在推动我国大洋资源战略、提升我国深海大洋科学考察水平、参与国际海域治理并履行承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陈大可院士表示,“大洋号”设计细致合理,为科学家创造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体现了我国科考船舶的高水准。

据悉,交付后的“大洋号”将在完成船载设备调试后回到舟山基地母港,并开展相应的海试航次,随后将承担正式航次出海任务。

(来源:自然资源第二海洋研究所)


上一篇:何杏仁在嘉兴调研时强调:把初心使命体现在服务企业、推动创新发展上
下一篇: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Matthew Morell率团访问中国水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