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自主选育的春花作物新品种捷报频传,小麦‘浙丰麦11’、大麦‘浙皮12号’和鲜食蚕豆‘浙蚕1号’接连刷新“浙江农业之最”高产纪录,为提升我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水平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和实践经验。
小麦‘浙丰麦11’
单产首破700公斤,实现浙江小麦高产新跨越
‘浙丰麦11’攻关田最高亩产达700.94公斤,首次突破我省小麦700公斤大关;百亩方平均亩产达646.98公斤,创下“浙江农业之最”小麦攻关田最高亩产和百亩方平均亩产两项纪录。作为我省第二大粮食作物,标志着我省小麦高产育种与栽培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为稳定粮食生产、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提供有力支撑。

大麦‘浙皮12号’
突破产量瓶颈,增产超三成助力产业升级
‘浙皮12号’百亩方最高亩产达637.56公斤,攻关田最高亩产达656.15公斤,较原有记录增产超30%,改变了我省大麦亩产长期徘徊在500公斤以下的局面,创下“浙江农业之最”大麦百亩方最高亩产和攻关田最高亩产两项记录。作为重要的饲料、啤酒及食品加工原料作物,‘浙皮12号’的显著增产,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民种植收益,也将为下游产业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料保障,有力推动产业升级。

鲜食蚕豆‘浙蚕1号’
连破高产纪录,引领特色农产品市场发展
‘浙蚕1号’攻关田最高亩产达1991.5公斤,百亩方平均亩产1736.35公斤,再次刷新浙江鲜食蚕豆高产纪录,创下“浙江农业之最”鲜食蚕豆攻关田最高亩产和百亩方平均亩产两项纪录。该品种连续两年入选我省蚕豆主导品种,2024年推广面积达8.95万亩,占全省蚕豆总面积三分之一,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显著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次三大春花作物新品种的突破性成果,是省农科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集中体现。通过良种、良法、良机、良技的深度融合与协同推广,有力推动了浙江农业向高产、高效、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下一步,省农科院将继续发挥科研优势,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重大战略需求,加快推动更多优质高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