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 院所动态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支撑的又一项城乡统筹领域标准获省标立项
【日期:2018-08-10】

  

近日,由嘉兴市文广新局牵头申报、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为主支撑的《公共图书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规范》获省级地方标准立项。该标准是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支撑嘉兴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项目中制定实施的DB3304/T 032-2017《公共图书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的成功升级,是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嘉兴按照“城乡一体、普惠均等”的原则,积极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市、县、乡镇、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形成以“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多级投入、集中管理,资源共享、服务创新”为特点的图书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该体系依托现代网络通信技术,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作协调等方式,以嘉兴市图书馆为中心,通过总分馆体系、联盟馆体系以及广泛的社会联合与合作,将分散的、隶属关系不一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图书室及社会资源、区域联盟资源,整合为相对固定、联系紧密、共建共享的图书馆网络组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被称为“嘉兴模式”。 该模式不仅代表了目前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较为成功的探索,而且彰显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发展方向,极大程度解决了总分馆间合作与共享壁垒、协同效应不高、资源整合和共享效益差等问题。

本次立项的《公共图书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就是对嘉兴图书馆“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固化和提升。标准将围绕建、管、用等关键环节明确具体要求:一是明确中心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构架,加强总分馆制顶层设计,建立内部具备联系紧密型的组织结构体系,突破体制障碍,理顺总分馆条件下各级政府与各级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关系;二是明确建立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加强资源整合和共享;三是统一建设与服务标准,注重办馆效能。该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为我省其它地区建立起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运行高效节约的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提供规范指导,有效整合资源,实现协同效应最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

多年来,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一直积极投身于城乡统筹、乡村振兴领域标准化工作,依托项目,主动融入对“地方好做法”的挖掘与总结提炼,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以标准的形式将地方经验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截至目前,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已支撑安吉、海盐、嘉兴、德清等地成功立项《就地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等国家标准7项,省级地方标准2项,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指南》等县级规范40余项,覆盖公共教育、公共文化体育、就业服务、健康卫生、便民服务等各领域,不断向全国输送浙江素材和浙江样本。

相关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推进“一级政府建设一个图书馆,谁建设谁管理”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同时,在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数以万计的图书室正在按照“一个村()委会,一个图书室”的模式建设,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服务条件显著提升。但是,这种图书馆“各自为营”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加上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城乡差异等客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良性发展。部分基层图书馆存在馆藏重复购置、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专业化服务与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与原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为切实解决基层图书馆的发展问题,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基层图书馆的服务效能,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是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乡村为重点,以统筹发展、提高效能、促进均等为原则,发挥县级总馆在县域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中枢作用,通过分馆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的一种模式;是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能较好的解决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现有难题。2018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实施,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被写进公共图书馆法。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的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总分馆间存在合作与共享壁垒、协同效应不高、资源整合和共享效益差等问题,亟需进一步规范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来源: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


上一篇:大洋49航次顺利结束 向阳红10返航舟山基地
下一篇:乌兹别克斯坦水稻所所长萨塔罗夫访问中国水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