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标准《海岸线调查统计技术规范》正式颁布实施,旨在为海岸线动态监测、综合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这是国内首个海岸线调查统计规范,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岛中心夏小明研究员牵头编制完成。
海岸线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关系国家海洋生态安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和沿海地区民生福祉。2016年11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全面深化海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海岸线调查统计作为《办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掌握海岸线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权威、客观、准确的海岸线基础数据对加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实现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海岸线格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海岸线调查统计一直缺乏相应的国家、行业或地方性的标准。为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在2016年率先编制了《浙江省大陆海岸线调查技术导则》《浙江省海岛岸线调查技术导则》,指导全省海岸线调查统计、动态监测等工作,为全面掌握海岸线资源的基本状况和变化趋势,提升岸线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撑。在上述技术导则的基础上,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夏小明研究员牵头编制完成的《海岸线调查统计技术规范》,以科学、适用、规范为基本原则,内容涵盖海岸线分类体系、调查内容、技术方法、成果和统计分析,具体分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界定、调查、统计分析6个章节。
(来源: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