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收潜标系统

二所参航队员
5月7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赵军副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考察任务,乘“雪龙2”号返回国内基地码头,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李栋副研究员、杨旭锋和朱元励助理研究员全程参与了本航次。
在为期179天的极地考察期间,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普里兹湾、宇航员海、南极半岛和阿蒙森海等南极海域获得了多站位、全水深的营养盐、溶解氧和叶绿素等基本生化数据以及真光层的颗粒有机碳、色素、初级生产力等海洋生物和化学样品,同时成功布放4套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综合观测潜标系统。
布放的潜标系统中,有的首次搭载双沉积物捕获器,用以开展沉降颗粒物垂直输运过程的观测,有的用以开展天然铁施肥效应对南极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观测,观测参数多样,计划于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航次回收。
此次考察采集的海水样品和潜标观测记录的长时间序列数据,将有助于研究该海域生物泵运行效率和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的极区重点海域物理-化学变动过程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原理,对深入认识南大洋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来源: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