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期间,浙江省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签署协议,正式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与“国家队”的合作,只是浙江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一个“大招”。不久前,浙江省出台了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包含优化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健全基础科学研究评价机制等14条政策举措,鼓励科研人员在前沿领域探索创新。
“针对浙江省重量级实验平台、基础研究投入相对不足等问题,意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钱变纸、纸变钱’的创新生态圈。”浙江省科技厅科技条件与基础研究处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22年,浙江全省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合计达147亿元左右,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将提高1倍以上。
强化创新平台矩阵建设
近5年来,浙江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年均增速15.97%,去年达39.7亿元、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为2.75%,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并不突出。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准备建立基础研究体系,优化基础发展机制、环境,突破瓶颈。其中,启动浙江省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将作为重要突破口。
意见指出,浙江将构建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共同组成的特色优势明显的实验室体系,力争到2022年建成2个以上大科学装置,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达到40个以上,创建浙江省实验室10个,培育新型研发机构100家。
同时,浙江会赋予省实验室研究方向选择、科研立项、技术路线调整、人才引进培养、职称评审、科研成果处置和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配套相应的激励政策。
“高能级创新平台的运作需要基础研究人才队伍的支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条件与基础研究处负责人表示,浙江还将每年支持100名省杰出青年基础研究人才、1000名青年科研人才,对国际顶尖的基础研究团队,实行“一事一议”的支持方式。
高校院所与龙头企业形成合力
去年浙江全省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科研机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分别为32.1亿元、6.65亿元,占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比重为97.6%。
记者了解到,随着近两年西湖大学、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等院所的引进落户,预计到2022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机构基础研究经费合计可达97亿元。
然而,由于浙江省大型企业偏少,中小企业通常缺乏能力和意愿对基础研究进行投入。据浙江省科技厅统计,2018年浙江省企业和其他机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为0.95亿元,仅占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比重2.4%。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阿里巴巴2017年发布“3年投入1000亿元支持达摩院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研究”的宣言外,吉利控股与海康威视2018年研发投入也已分别超过200亿元和30亿元,在创新投入乃至基础研究方面,高校院所与龙头企业的合作条件越发成熟。
为此,意见指出,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承担或参与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和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同时鼓励科研院所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高校、地方政府建设中试转化基地,探索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研发合作机制。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快融通
浙江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合作,明确规定,双方联合投入8亿元,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意见提出,要建立基础公益和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的联动机制,加强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成果应用贯通上的深度合作。
此外,意见极力调动创新主体与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将促进科学家、企业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投资人的早期对接,探索在浙江省创新引领基金中设立支持原创科技成果转化的天使基金。
围绕“生命健康”创新高地的打造,浙江省还将系统布局建设浙江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培育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围绕重大与高发疾病诊疗、高端数字化医疗装备、重大新药创制等领域,推进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融通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