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晚,在平昌冬奥会的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惊艳亮相,除了舞台效果,多种前沿高新科技的助力最为引人注目。 “北京8分钟”表演是在韩国当地时间晚上8点进行的,当时现场气温已降到零下3度左右。为确保演员在穿着较薄的演出服时不会被冻伤,此次服装采用了石墨烯智能发热材料。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有超高强度、超高导热系数,被业界誉为“新材料之王”。利用石墨烯的特性,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了超薄透明的石墨烯电热薄膜技术,用于智能装备制造,并在国外申请了专利保护。此外,低温天气条件下,需要御寒的除了演员,还有现场所有的演出设备。为让演出主体“冰屏”和移动机器人在平昌能够顺利运行,主创团队特意对设备进行了扛寒、扛风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不断优化设备性能,保证其在低温、大风环境下的稳定性。
100%石墨烯电热膜是所有电热膜里唯一一种没有掺杂其他物质的纯碳原子的柔性膜,它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出来的单层碳原子,其特征是透明、安全,电-热转换效率是所有电加热元件中最高或并列最高的,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能量损失,如机械能、光能、化学能等,电-热转换效率接近100%。其中,电-热辐射转换效率比例也是相同单位面积功率的电加热元器件中较大的。
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人类生产生活中对发热取暖设备等的需求将日益增加,石墨烯为该应用领域带来了曙光,以其优异的热性能更好的解决发热问题。发热膜在可穿戴领域的应用,如护腰、围巾、户外发热服等,发展迅速,更好的满足人类生活健康所需。此外在石墨烯理疗护膝、无电磁辐射暖垫、汽车快速除霜膜、便携加热饭盒、环保节能石墨烯烤炉等产品方面也将有较大的应用突破。
(来源: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