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和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共同承担的“2020年长江口缺氧酸化预警监测”试点项目调查航次搭乘“科学三号”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舟山基地起航。
本航次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由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李德望博士为领队,卫动实验室、生态实验室及上海交通大学等联合培养在读研究生共13名科研人员与东海环境监测中心组成联合科学调查团队共同参加。该航次主要围绕长江口及邻近东海的缺氧酸化监测为核心,将开展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观测,设计水文站位54个,生化站位35个,覆盖典型长江口缺氧区,利用温盐深仪(CTD)进行水文参数的剖面观测,采集水样进行关键生化参数的现场分析,酸化参数的走航观测,生化参数的剖面高分辨率观测以及漂流浮标观测,生物拖网,现场沉降实验等。
本航次目的在于了解2020年夏季长江汛期影响的特殊背景下长江口缺氧酸化的分布特点,同时,该航次也将采集微塑料等新兴污染物,为评估跨境污染提供背景资料。
(来源: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