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 院所动态
一带一路 奏响浙江计量之歌
【日期:2016-11-08】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后,“一带一路”战略在全国各地落地生花,开创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拓展了国际发展新空间。

浙江省秉承着“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精神乘风而上,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海陆一体优势,发展新型产业,推动转型升级,积极抢占国际市场,成为了连接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大通道。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提水平、强能力、重履职、优服务,奏响了一曲浙江计量之歌。

 国际互认  电能表飞出国门

电能表是三大民用计量仪表之一,作为电力商品交换的“秤杆子”,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电能表生产企业的发展,关系到广大用电企业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目前,浙江的电能表产量每年约为8000万台,其中1000多万台出口至德国、英国、秘鲁、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随着国际贸易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电能表产业进入了高质量、高技术和高附加值时代。如何实现产品出口少走弯路、顺利走出国门成为各电能表生产企业的一大难题。

20145月,浙江省计量院顺利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际法制计量组织中国秘书处的现场考核,成为国内首家有功电能表的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证书试验指定机构,出具的证书将得到欧、美、日等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60个正式成员国、49个通信成员国的承认,实现了我国电能表产品检测的国际互认。

从此,电能表出口将减少试验样品运输、检测等各项费用,节约试验样品长途运输、工厂核查、技术沟通等时间,极大地降低了我国电能表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企业提质增效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增强了我国在国际电能表行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增强了我国电能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至今,浙江省计量院已经为国内多个知名品牌的电能表生产厂家以及秘鲁、越南、泰国等多国电能表生产厂家,开展电能表型式评价认证和性能试验验证服务,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电能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让千万只电能表顺利飞出国门。

 

浙江省计量院电能表OIML国际互认实验室

 

精密测量  海洋经济扬起风帆

       浙江省资源稀缺,人称“七山一水两分田”。然而浙江人依靠“一分的水”做出了“十分的文章”。 

宁波--舟山港是亚洲最大的铁矿砂中转基地、全国最大的商用石油中转基地,货物吞吐量居世界首位;金海重工承建的32万吨原油轮顺利入水,标志着浙江的船舶制造业正从传统向高端转型;南麂列岛成为世界海洋生物保护圈,滨海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游客。浙江的海洋经济,风劲潮涌,为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构筑了有力的支撑。

2014年起,浙江省计量院围绕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积极建设国家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产业计量中心,重点解决海洋油气钻井平台、海底管缆铺设船、水下工程作业船等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在制造、使用等特殊环境下的非常规测量技术难题,努力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方法研究创新、专业人才培养,全方位提供计量测试公共服务,提升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计量实力。

2015年恰逢浙江大学舟山海洋学院正在建设船舶动态性能试验室,实验室的操纵性水池是一台可在稳定的角速度下进行模型水动力测试的大型试验设施。作为国内一流设备,它主要用于船舶、潜水器等的操纵性理论及试验测试,该设备直径45m、深4m,其预埋件由736个螺栓形成直径分别为45.85m45.35m的两圆周,需要测得每个螺栓的位置度和两圆周的同轴度,其同轴度测量精度要求在1mm之内。

极大与极小,差之毫厘则谬以千里。浙江大学向浙江省计量院提出测试申请后,浙江省计量院多次派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查,制定了详细方案,采用激光跟踪仪进行测量,并通过UGSA等软件对数据和模型进行了比较、处理和分析,圆满完成了测试任务,为浙江大学舟山海洋学院船舶动态性能试验室后续设备的加工、安装提供了工艺指导,也为浙江省提高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服务“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做出了计量技术保障。

 

船舶动态性能试验操纵性水池建造及测试现场

分毫无偏  浙江制造翱翔蓝天

航空制造是浙江省优先发展的七大产业之一 ,是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支撑,也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打响“浙江制造”国际品牌的先锋部队。

2016年初,浙江省计量院接到省内某民营航空装备制造企业的求助。该公司总经理随李克强总理出访法国时签订了一批空客A320飞机前起落架舱的合同,当产品交付时,法方认为该批产品部件质量不合格拒绝接收。公司除要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外,还会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临危受命,浙江省计量院立即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测量、分析和验证。经过技术测量、数据分析和反复验证后,浙江省计量院专家认为公司生产的产品符合法方提供的模型,初步判断法方负责提供、安装、调试、检测的某工装存在质量问题。该工装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装配工艺控制手段,直接影响部件装配质量。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征得委托方同意的前提下,浙江省计量院对该工装进行数据测试,以激光跟踪仪为主体,辅以SA测量软件三维大尺寸精密测量系统,将测量系统的坐标系置入飞机整机坐标系内,测出工装在飞机整机坐标系下的空间位置。检测结果显示,该工装重要部位的位置偏离设计模型要求,与产品不合格部位的接差大小、方向一致,最终确定该工装是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

此项结论得到了法方认可,公司顺利交付了产品,并得到了法方的肯定和赞赏,夯实了公司获得后续订单的基础。浙江省计量院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为中国航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和声誉,为“浙江制造”走出国门、翱翔蓝天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A320飞机前起落架舱测试现场

 

锱铢必较  计量助力航天有梦

航天梦,也是中国梦。

2016年初,春寒料峭。浙江省某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供应商向浙江省计量院提出了新研发的航天测力系统校准检测把关的申请。该测力系统经检测调试后将直接装备于我国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运载火箭发射平台,承担火箭燃料加注量、发射前火箭姿态、火箭发射推力等重要参数的监测、监控任务,这是浙江企业的骄傲,也是中国企业的骄傲。

浙江省计量院此前从未承担过航天领域测力系统校准检测任务。经过计量专家和技术骨干反复论证,浙江省计量院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为保证检测质量和任务进度,任务团队进行多次研讨,反复测量论证,最终形成方案,采用院自主研发的1MN静重式力标准机进行测试。该力标准机的控制系统及自动化程度均为世界先进水平,准确度接近于我国的国家基准。技术人员展现出了超高的检测技术水平,保证了量值计量准确可靠,精准圆满地完成了校准检测任务,得到测力系统研发单位与收货单位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浙江省计量院自主研制的1MN静重式力标准机

计量是工业生产的“眼睛”,是技术创新的“种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浙江省计量院高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旗帜,全力加快服务产业发展的创新步伐,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计量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

来源: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上一篇: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迟凤霞博士受聘为第五届中国公路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下一篇: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成功主办全国流体机械青年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