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 院所动态
大洋49航次完成第一航段作业
【日期:2018-02-05】

  

 

 

向阳红10”船201712月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舟山基地起航,目前已完成第一航段作业任务。

当地时间201816日在我国西南印度洋硫化物合同区成功回收一套深海环境观测锚系。该套锚系于20161223日由大洋43航次第一航段布放,处于海水深度2900米的洋脊区,总长度850米。锚系挂载了温盐深传感器、海流计、浊度仪、沉积物捕获器生物诱捕器、水听器等各类仪器共28套。

至回收时,该套锚系在深海近底的连续观测时间已经达到379天。这项任务的成功回收,也开创了我国开展西南印度洋科考调查以来的多项之最:锚系剖面长度最长、锚系结构最复杂、观测仪器数量最多、连续观测时间最长,锚系获取的连续观测数据对龙旂热液区的热液羽状流分布结构、热液区水体动力环境等特征的年度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带来新的科学认知。

当地时间115日下午17时,大洋49航次第一航段的最后一项作业任务——可视抓斗被成功回收上甲板,标示着该航段的全部作业顺利完成。该航段执行过程中遭遇恶劣海况,17日至11日之间,作业区受到北、东北和西南三个方向的气旋共同影响,风力达8-9级,浪高达5米,后续还将受到其他台风的影响。“向阳红10”船将在完成任务后前往德班避风,之后再前往毛里求斯进行一二航段交接和补给。

(来源: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上一篇: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南浔区政府与省淡水所“强强联合”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