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其母船“向阳红09号”科考船圆满完成中国大洋35航次科考任务返回青岛,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参加本航次任务的科研人员随船返回,副所长郑玉龙赴青岛迎接。
本航次成功完成实验性应用航次第二、三航段任务,“蛟龙号”在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区成功下潜13次,新发现7个热液喷口,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柱状沉积物、热液硫化物、岩石、底层海水等样品,为进一步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打开了新的窗口。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多位科研人员参与大洋35航次科考任务。其中,参加第二航段的有陶春辉、蔡巍、梁锦、周亚东和鹿博,他们于2014年11月25日起航,于今年1月下旬在毛里求斯完成人员轮换和物资补给,蔡巍、梁锦和周亚东继续执行第三航段任务,获得丰富样品。
2014-2015年,大洋调查面临航次多、任务重的形势,在国家日益重视海洋基础调查能力的大背景下,发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在海洋基础调查的优势是加快推进海洋强所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我所服务国家海洋经济的扎实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