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策法规 > 浙江省政策法规
关于印发《浙江省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日期:2013-01-23】

ZJSP05-2013-0001

浙科发高〔201312

 

各市委组织部,各市科技局(委)、经信委、国资委,有关县(市、区)组织部,科技局、经信局、国资监管机构,省级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抓好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加快推进省级高新园区创建试点,营造有利于氟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现将《浙江省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抓好落实和组织实施工作,并请省级有关部门合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3123

 

 

浙江省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和加快推进氟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按照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由企业主导”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体制的精神,制定我省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方案。

一、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

(一)总体目标

围绕氟硅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依托现有氟硅新材料产业基础,充分发挥“氟硅联动、两硅联动”的优势,瞄准国际先进技术,以竞争需求为导向,以掌控产业链优势为根本,以扩展用户群为目标,以新型商业模式为依托,以知识产权为工具,重点发展高性能含氟聚合物、环境友好型含氟制冷剂、功能性氟材料、含氟专用化学品、含氟电子化学品等高端氟材料,有机硅特种单体及聚合物、特种硅橡胶、硅油、织物整理剂等高性能高附加值有机硅及下游产品,以及电子级多晶硅、电子级硅烷、区熔级多晶硅等高纯硅材料。着力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并由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机制,着力实施一批氟硅新材料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攻关重大专项,着力推动氟硅新材料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在氟硅新材料领域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企业和产品,加快氟硅新材料产业的改造提升,推进我省的工业强省建设。

(二)主要任务

1.加快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打造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支持氟硅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及龙头骨干企业创建企业重点研究院,围绕氟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氟硅新材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要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攻克一批氟硅新材料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创新水平。

2.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围绕现有氟硅新材料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推进产业链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着力向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产业链上游要争取矿产资源的开发合作,积极向省、国家有关部门争取探矿、采矿权,积极与萤石资源丰富地区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龙头骨干企业要以市场化方式取得萤石矿资源开发权。产业链下游要引导向工艺技术进步、品种品级创新、深加工及高端应用领域延伸。产业链横向要引导氟硅企业加强与关联产业、关联企业的合作,在集群化过程中形成具有基础雄厚、链接广泛、分工协作特色的氟硅新材料生产体系,通过全产业链整体创新升级,从单一的产品竞争力提升成基于供应链乃至产业链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和区域整体竞争力。

3.加快推进省级高新园区创建试点。为了加快推进衢州氟硅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省科技厅和省发改委已批复,同意在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核心区的基础上创建衢州氟硅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衢州氟硅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科学编制园区空间布局规划、氟硅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确保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基地、氟化工材料循环制造与公用服务基地、功能性氟硅新材料制造基地的落地与合理布局,以高端化、智能化、生态化为基本要求,按照园区化、集群化、一体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和集约发展,打造氟硅新材料先进制造业新模式,加快氟硅新材料产业的改造提升,大力推进我省氟硅新材料产业发展。

(三)重点主攻领域和方向

1.氟材料领域。衢州是我国重要的氟材料生产基地,以巨化集团公司为龙头的氟材料产业集聚已初步形成,也是国家火炬计划氟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均处领先水平,但与国际氟化工及其下游产品开发上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氟材料领域发展的重点,是围绕氟化工基础材料、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功能材料的产业链,由巨化集团、凯圣氟化学、海蓝化工、歌瑞新材料等企业开展氟材料连续化、清洁化生产工艺研究,高端含氟材料及其下游产品制备新工艺、新用途的研发,发展循环经济,完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2.有机硅领域。有机硅有工业“味精”之称,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衢州的中天氟硅材料、开化合成材料是我国有机硅领域的重要企业,有机硅单体生产的连续化、清洁化、循环化生产技术在国内同行中有较大的优势,也有较好的有机硅下游产品开发,形成了较完整的有机硅产业链。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机硅下游产品开发相对较少,高端高附加值的有机硅下游产品不多。下一步有机硅领域重点是围绕有机硅单体、特种单体、有机硅下游产品的产业链,由中天氟硅、开化合成材料、富士特有机硅等企业开展有机硅生产的连续化、高收率工艺优化研究,有机硅副产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和硅橡胶、硅油、织物整理剂、白炭黑等有机硅下游产品研发,实现副产物和污染物的减量化、可循环、再利用,打通产业链,拓展新用途,实现内循环。

3.高纯硅材料领域。无机硅材料是衢州的重要产业,在国内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但多数集中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中宁硅业在半导体用硅材料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下一步,硅材料领域重点是围绕光伏用多晶硅向半导体用电子级多晶硅转型,由中宁硅业等企业集中开展高纯硅烷、高纯多晶硅除杂提纯清洁化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高纯超纯硅电子材料检测技术研究,研发高纯电子级硅烷、高纯超纯电子级多晶硅等高端硅电子材料,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4.其他新材料领域。衢州有较好的基础化工条件,根据氟氯化工相关联的特点,以氯元素为媒介,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联动发展氟硅新材料的关联企业,引导相关企业开展氟氯硅资源综合利用率研究,发展含氯等高端材料,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钴材料、聚偏氯乙烯、氯化高聚合物、通用工程塑料、特种纤维及其下游产品。

二、氟硅新材料企业研究院安排

鉴于我省氟硅新材料集聚衢州的实际,结合衢州氟硅新材料企业的规模实力条件、技术研究基础、科技创新能力,确定巨化集团、中天氟硅、中宁硅业、凯圣氟化学、歌瑞新材料、海蓝化工、开化合成材料、富士特集团等8家企业为首批启动试点单位。

1.巨化集团公司。主攻方向:高端氟聚合物系列、新型含氟专用化学品和新型ODS替代品等高端氟材料的创新研究。目标任务:经过三年的努力,力争拥有专利100件以上,完成高端氟聚合物系列、新型含氟专用化学品、新型ODS替代品等重大高端氟材料项目的研发。打造人才结构合理、创新活力明显的企业“千人”研究院,成为技术、产业和应用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氟材料产业基地。

2.浙江中天氟硅材料有限公司。主攻方向:有机硅单体及特种单体,特种硅橡胶、硅树脂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有机硅下游产品的创新研究。目标任务:经过三年的努力,重点突破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有机硅材料、耐高温特种硅橡胶及制品、单组分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耐高温耐候阻燃有机硅树脂等产品的研发及工业化技术,开发稳定的氟硅橡胶及制品的生产工艺技术,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有机硅特种材料生产基地。

3.浙江中宁硅业有限公司。主攻方向:电子级多晶硅、区熔级多晶硅和电子级颗粒硅、电子级硅烷的创新研究。目标任务:经过三年的努力,重点突破电子级高纯多晶硅、区熔级多晶硅、电子级颗粒硅、电子级硅烷生产和检测关键技术,开发高纯、超高纯的硅材料,填补国内空白,打造国内首家超高纯硅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4.浙江凯圣氟化学有限公司。主攻方向:含氟电子化学品和含氟新能源专用化学品的创新研究。目标任务: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电子级氟化铵、缓冲氧化蚀刻液(BOE)、超纯电子级氢氟酸及六氟磷酸锂等电子化学品和新能源专用化学品研发和产业化,在国内外高端产品领域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

5.浙江歌瑞新材料有限公司。主攻方向:特种功能的航空航天、新能源和汽车含氟材料加工应用的创新研究。目标任务: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大飞机复合材料系列、新能源产业配套材料系列和含氟密封材料等加工应用的研发和产业化,成为国际一流的含氟功能材料制品的服务商和国外航空航天领域氟材料产品的供应商。

6.浙江海蓝化工有限公司。主攻方向:含氟专用化学品、含氟液晶材料、汽车焊接含氟高效助焊剂等的创新研究。目标任务: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含氟专用化学品连续化、清洁化生产新工艺关键技术研究,含氟专用化学品在汽车安全气囊、汽车焊接助焊剂、工业防腐、污水检测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研发新一代变压器用含氟油、三氟甲磺酸等高端含氟新材料,填补国内空白,建成国内领先的含氟专用化学品研发与产业化基地。

7.浙江开化合成材料有限公司。主攻方向:有机硅特种单体及下游系列产品的创新研究。目标任务: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乙烯基单体、苯基单体、氯丙基单体及下游系列产品的开发。在有机硅生产、安全、测试等生产制造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建立和完善有机硅产品标准,提高我国有机硅产业总体水平,成为国内有机硅生产的示范企业。

8.浙江富士特集团有限公司。主攻方向:有机硅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特种硅橡胶材料、高性能含硅皮革柔软剂、织物整理剂、白炭黑等的创新研究。目标任务: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高纯液体硅橡胶材料、高性能含硅皮革处理剂、织物整理剂等有机硅下游产品和终端产品的开发并实现产业化,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有机硅下游产品生产企业。

三、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措施

1.抓好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在衢州市范围内,择优选择具有较好研发基础、较强创新能力的氟硅新材料企业,省市县联动,首批组建8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从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中,安排巨化新材料研究院、中宁硅材料研究院、开化合成有机硅新材料研究院等3家氟硅新材料重点企业研究院每家1000万元补助资金;安排凯圣含氟电子化学品研究院、歌瑞含氟功能材料应用研究院、中天有机硅新材料研究院、海蓝含氟专用化学品研究院、富士特有机硅下游产品研究院等5家氟硅新材料重点企业研究院每家500万元补助资金,共计5500万元。巨化集团所属企业研究院配套资金由省国资委商省财政厅安排落实。有关市、县(市、区)按照不少于省级资金额度,给予企业研究院配套资金。实施氟硅新材料绿色化、连续化、智能化、柔性化关键技术,高端、高附加值的氟硅新材料及其下游产品等领域的研究攻关。

2.实施一批重大技术联合攻关项目。设立氟硅新材料研究重大专项,由重点企业研究院主持,编制技术路线图,提出需要攻关的技术难题,省市县联合支持,组织实施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技术。省里对每个技术攻关课题每年给予不低于100150万元经费,连续支持三年;有关市、县(市、区)按不少于省级资金额度,安排企业研究院重大科技专项配套资金;企业以高于省、市、县政府资助资金进行联合攻关。逐步探索建立完善由市场的产业需求向企业出题、企业向资助的各级政府交题、资助的各级政府负责动态评价、滚动支持的运行管理机制。省经信委、发改委、科技厅等要重点支持氟硅新材料重大攻关项目的产业化,并积极争取国家各类专项资金的支持。

3.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实施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按照个人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科技人才到氟硅新材料企业研究院工作,并列入省或国家有关人才培养计划,任职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年。根据企业需求,把专业对口的国外工程师、博士生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到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并选派到氟硅新材料企业研究院工作。同时,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强氟硅新材料产业国际化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鼓励企业研究院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4.加强协调和工作指导。成立省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由省科技厅牵头,省委人才办、省经信委、国资委、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人力社保厅、环保厅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协调落实企业研究院规划与建设、审议并组织论证技术难题攻关项目实施方案、青年科技人才选派到企业研究院工作等相关政策和重大问题。并在协调小组框架内,成立试点工作指导组,由省科技厅高新处牵头,省科技厅条件处、计划处、人事处,省经信委医化行业办,省发改委产业处、高技处,省教育厅高科处,省财政厅企业处、科教文处,省人力社保厅人才开发处,省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省国资委、省环保厅有关处室负责人等参加,负责指导试点的具体实施工作。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2013123日印发


上一篇:关于印发《浙江省现代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下一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