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刚刚结束北极科考的“雪龙”号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本次共有13人参与本次科考。其中,唐立梅副研究员、陆晓鸣研究员和康建华工程师3人作为首批队员随船出发。副所长郑玉龙、总工程师黎明碧赴上海送行。
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由来自全国80多家单位的334人组成。考察队将乘坐“雪龙”号途经新西兰、罗斯海到达中山站,随后进行普利兹湾、戴维斯海和罗斯海的科考作业。在停靠新西兰进行补给后,前往阿蒙森海作业。总航程约3.6万海里,预计2018年4月中旬返回上海。
本次考察将充分利用船基、冰基、海基、陆基、空基、站基等平台,通过“陆地-海洋-大气-冰架-生物”多学科联合观测,开展罗斯海西岸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建设的前期工作,同时开展国家南极观/监测网建设、海洋环境保护调查、站区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开展常规地球物理调查、阿蒙森海海洋环境等调查工作。
由于我国第五个科考站建设的前期工作任务重,“雪龙”号抵达南极以后,第一站就将直奔罗斯海新建站的选址地。我国南极考察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将首次大规模承担中山站人员进出南极的运输任务,同时继续开展南极内陆飞行和航空遥感项目调查。
目前正在执行环球大洋考察的“向阳红01”号,也将在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中和“雪龙”号分工合作,在南极的不同海域开展业务化调查工作。
(来源: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